一个数字游民对财富自由的理解

财富自由可能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的奋斗的目标。到底什么是财富自由?我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其下一个标准定义,有人说财富自由就是出门旅行住五星酒店,飞头等舱;有人说财富自由就是去超市买东西不用看价格;还有人说财富自由之后喝酸奶不需要用舌头舔盖子了。。。诸如此类。

在我看来,这些种种的假设指向的都是普通意义上的财富自由,即金钱层面的财富自由,普通意义财富自由有点像动画片里拴在毛驴头前面,骗驴傻傻不停地向前拼命奔跑的那根胡萝卜,换句话说单纯的金钱层面的财富自由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点原因,1.绝大多数人本身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有限的,这跟一个人的个人资质,家庭出身和天时地利都有很大的关联,倘若一个人一辈子都给人打工那么他注定无法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的收入水平,而诸如王思聪之类的富二代大学毕业就能得到老爹资助几个亿让他随便玩儿,说得就是这个道理;2. 人本身的欲望和贪念是没有上限的,有句话叫做贪心不足蛇吞象,当一个人买了摩托车之后就会想要买汽车,有汽车之后就会想要辆豪华跑车,跑车玩儿腻了就想要游艇私人飞机,因此很多人即便身家过亿也仍然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财富自由就是这个原因;3.人挥霍金钱的能力也是没有上限的,拳王泰森和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在他们的事业鼎盛时期坐拥数亿美元的资产,这些钱随便给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让他们达到所谓的财富自由了,而这两个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沦落到资不抵债的破产窘境,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太能败。我们也看到新闻上很多中了彩票大奖的人最终落得穷困潦倒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人问了,那如果是这样,那所谓的财富自由岂不是一句空话?我觉得也不一定,著名的数字游民教父Tim Ferriss在他的成名畅销书《The 4-hour Workweek》中曾经定义过一个新的社会阶层—“New Rich”,简称“NR”。Tim Ferriss定义的NR,不仅仅拥有“足够花”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有足够花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换句话说,NR的财富是以两种货币来衡量的,即可支配金钱和可自由支配时间。而在他的新书《Tools of Titans》中,他把富有(Wealthy)的含义又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即一个人在金钱(Money),可支配时间(time) 和个人关系(relationship)这三方面都有盈余。

传统观念中人们都是在60岁之前拼命工作,通过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物质财富来换取退休后有保障的生活,其实这退休后的时间就是所谓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仔细想想,这样的观念有三个致命的缺陷:1.以很多人的工资水平,加上通货膨胀导致的财富萎缩,即便工作到60岁,也依然无法全身而退,他们的退休金甚至无法满足自己退休后的日常生活开支,还有一些人也许攒够了足够的钱,但是全都用来赞助子女买房子的首付了(这种情况在当今中国社会很常见)2.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六十岁之后你无法确定自己还能再活多少年(有些人甚至活不过60岁),其次60岁后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开始快速退化,这个时候你不但不能工作,很多其他事情也同样不能做了,这时候即便你有大把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也显得意义不那么大了。 3. 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人口出生率在1.2左右,远低于正常更替的2.2,这样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结构就注定我们这一代人(80后90后)在日后要面临一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一个潜在的后果就是退休年龄被不断推后,正像现在正在欧洲发生的一样。

而Tim Ferriss在他的《The 4-Hour Workweek》中就是要唤醒我们,告诉我们要摒弃这种传统观念,用NR的思维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并革命性地提出了生活方式设计(Lifestyle Design)的概念和方法论,也正是因为这本书,越来越多的在朝九晚五岗位上干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的人得以获得新生,开始设计自己的4-hour workweek。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数字游民。

很多人幻想有拥有多到花不完的钱,并且完全不用工作,认为这就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个真实案例,Markus "Notch" Persson,风靡全球的沙盒游戏Minecraft的创造者,2014年他将Minecraft以25亿美元的天价卖给了微软,自己也一夜之间成了钱多到花不完的亿万富翁。

但是他却并没有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在推特上面他说道:当拥有得到一切后你便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为财富的不平等而变得极为困难。他原本的社交圈都是一些朝九晚五正常上班的人,现在他突然不用上班了,发现自己就算想跟这帮朋友厮混有需要等好久时间才能轮到他们“有空”。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心仪的妹子,却发现人家害怕自己太富不能好好过日子有转而去找了一个“普通人”。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正面的案例,例如硅谷钢铁侠Elon Musk,在售出Paypal成为亿万富翁后依然选择再度出山创业,并一手打造了SpaceX和Tesla等世界级的成功企业。

最近我刚刚读了美国成功励志大师Tony Robbins的一本有关个人理财的书《Money Mastered The Game》,书中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非常深刻。

The Truth is , a lot of us would keep working, because that’s the way we’re wired. But we’d do it from a place of joy and abundance. Our work would continue, but the rat race would end. We’d work because we want to, not because we have to.

这段话描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它的大义是说:人天生就是一种会工作的动物,但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在一个让我们身心愉悦的地方,完全自愿地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而非为了生活所迫而工作。我想这才是财富自由的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

有人问,那我是不是得像上面提到的Markus Perrson或者Elon Musk一样那么有钱才能达到这种状态。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正是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的首要目的所在,即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或者细分领域,并围绕这项工作或者细分领域在互联网上创造稳定的,可以维持生活必须以及旅行的收入。由于基于互联网的收入提供了地域选择自由(location independence),这时候数字游民们有自由选择在适当的时候移居到一个生活成本相对低廉,并且生活水准不低的高性价比地理位置,这样可以在绝对收入不变,并且不明显降低自己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极大地增加自己的购买力,即相对收入。举例来讲,两个同样月收入2000美元的数字游民,一个生活在伦敦,另一个生活在泰国清迈。那么生活在清迈的那个的相对收入就要比生活在伦敦的高好几个档次,同时意味着更高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你的工作是传统的朝九晚五,那么你自然就不拥有这种地域选择的自由权了。

基于以上,我认为对于一个数字游民而言,所谓的财富自由并不是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而是通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创造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可以满足一定生活水准的稳定收入(最好是被动收入),并且在此基础上拥有绝对的地理位置选择自由权。我认为,相比传统的财富自由,这是一个更加清晰,更容易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的小目标,你觉得呢?

本文系数字游民部落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